国际自主无人系统会议(ISAS )概况:
ISAS专注于理论和应用领域,主要涉及人工智能、控制、自动化、机器人和自治系统等领域。除了技术会议之外,还会有邀请会议、小组会议和主题演讲。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同行知名学者和业界精英。专家们围绕鲁棒控制、自适应分布式控制、网络化系统、智能物联网系统、“自主无人系统”等诸多前沿主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2017年6月5日至6日,由国际著名机器人及智能系统专家Frank Lewis教授领衔主办的首届国际自主无人系统会议(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utonomous Systems)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法国、希腊、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内地多所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近50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自主系统的理论与技术”这一主题,对自主行为理论与方法、无人系统研究设计、环境感知与导航定位、协同多智能体分布式系统、强化学习与智能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机器人系统控制等的应用或技术展开讨论。 2018年5月19日至21日,第二届国际自主系统会议将在重庆召开、由重庆大学主办,会期两天,研讨内容丰富,参会代表众多。
主办单位: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地处国家西南工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市,坐落在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区——沙坪坝区。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经管、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使得一直以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优势而著称的重庆大学,在建筑、土木、环保等学科方面也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重庆大学现设有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程学部、建筑学部、信息学部,共35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和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设有本科专业97个,覆盖理、工、经、管、法、文、史、哲、教育、艺术10个学科门类。在校学生470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20000余人,本科生25000余人,外国留学生1800余人。在职教职工53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9人,国家“千人计划”各类入选者(含外专项目、青年项目)3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余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国家“四个一批”人才2人,部、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4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100余人,博士生导师(含兼职)700余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22个。 重庆大学现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覆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0个),另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1个),另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19种。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9个(含培育2个),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38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1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3个,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及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共4个;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7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及各类研究基地180余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11计划”)4个。 重庆大学校园占地面积5212亩,有A、B、C、虎溪四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60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底蕴深厚,“寅初亭”、“工学院”(A区二教)、“理学院”(A区一教)、“文学斋”、“中央大学七七抗战大礼堂”等近代建筑群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学校拥有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图书馆,累计藏书453万册、中外期刊6500余种,其中电子图书326万余册、电子期刊近90000种;各类权威文献数据库198个。建有中国教育科研网络(CERNET)重庆中心节点站、远程教育中心以及多家外国知名企业实验室或培训中心。拥有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和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重点出版社、全国公开发行专业刊物的期刊社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共有28个学院/直属系,21个研究院,13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12个直属单位,6个直属企业。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6195人、研究生(国内)30270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374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6719人),学位留学生2401,其中研究生学位留学生1011人;有专任教师2835名,其中教授89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4名,中组部顶尖“千人计划”1名,中组部“千人计划”105名,“青年千人”14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共140名,另有8名长江青年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3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名(青年科学家2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入选首批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4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覆盖12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3个;35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8个国家重点(级)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3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3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及近百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目前,正在建设面向世界基础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机构,如李政道研究所、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等。
星际研究院
星际(重庆)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专门从事包括无人系统在内的智能装备系统基础创新研究和应用研究,拥有一批来自国内及海外的优秀科研人员。其中包括首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外专千人”专家,海外名师,高端外国专家、重庆市 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大学“百人计划”教授等高级人才。团队在先进控制系统、智能及智慧化系统,机器人系统等领域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在国内可谓 首屈一指。与江苏、宁夏、重庆宗申、国电联合动力、赛迪、前卫,重钢、攀钢等企业有深度合作,负责研发相关自动化检测与控制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