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论文投稿

参会注册

住宿交通

常见问题

大会秘书

黄梦月
邮箱:huangmengyue@cqu.edu.cn

电话:86-02365678994

第五届国际自主无人系统会议成功举办
2023-09-21

202249日至10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重庆大学共同主办的2022第五届国际自主系统大会(2022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utonomous SystemsISAS 2022)线上成功召开。本次大会获得IEEE计算智能协会(CIS)IEEE工业电子协会(IES)、中国自动化学会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委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可信控制专委会、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鹏城实验室空间感知院士工作室的技术协办,旨在为自主系统、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交流平台,展示国际前沿成果,促进本领域以及相关学科领域学者的合作交流,推动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的紧密结合。本次大会主席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雷教授、康考迪亚大学张友民教授和重庆大学宋永端教授共同担任。

9日上午,在主席张友民教授的主持下大会如期开幕,由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Frank L. Lewis教授(大会荣誉主席)东北大学柴天佑院士(大会荣誉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高会军教授(IEEE 工业电子协会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邓元教授(主办方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雷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委会代表)和重庆大学宋永端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可信控制系统专委会代表)等专家做大会致辞,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1666927695739836.png

1666927695238874.png

   本次大会学术报告形式包括10场主会场特邀报告与8场分会场报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包为民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姜斌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潘泉教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Roland Siegwart教授、广东工业大学鲁仁全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徐昕教授、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韩清龙教授、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施阳教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王大轶研究员和东南大学陈熙源教授十位专家,在主会场特邀报告中分享了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热烈反响,会议高峰时期参会人数近300人。

作为大会特邀报告首场,包为民院士作“智能控制技术让火箭‘会学习’”的主题报告,委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祁振强研究员代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淮宁教授担任主持人。祁振强研究员首先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壮阔的发展历程,描绘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希望为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太空作出重要贡献的愿景,还列举了航天技术在导航、通信、高分辨率观测等方面的应用。接着从运载火箭的技术特点、性能要求、工作环境等角度出发,分析了运载火箭发展对控制等相关技术提出的系列挑战,并展望了未来运载火箭的发展规划。众多关键性问题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共鸣,给参会的年轻学者和学生们带来了诸多启迪。

1666927749752807.png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姜斌教授作“空天飞行器的故障诊断与自愈合控制技术”报告。姜斌教授首先介绍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概念、分类和发展现状,以几类典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故障模型,呈现了相应主/被动容错控制方法和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介绍其团队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仿真与实验验证平台建设方面的诸多工作。

1666927324843241.png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庆雷教授主持下,西北工业大学潘泉教授作“无人机系统,从感知规避到自主安全”报告。回顾了无人机感知规避技术(Sense and Avoid, SAA)的发展历程,从国家政策、发展规划等方面展望了SAA技术的发展前景,指出了SAA技术在自主系统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对应于有人机的适航性要求,提出了对无人系统要以自主作为安全的核心评价因素,并给出了自主安全的新定义、内涵、模型和研究框架,并呼吁行业领域专家共同思考。

1666927988374487.png

9日下午首场报告由张友民教授主持,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Roland Siegwart教授作“Pioneering Flying Robots”主题报告。Siegwart教授回顾了飞行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无人机在机身尺寸、能源续航、飞行效率等方面的特点,并展示了ETH在旋翼/固定翼变结构无人机、太阳能长航时无人机、全向飞行交互式无人机、飞行机械臂和视觉惯性导航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1666929190968579.png

下半场报告由祁振强研究员主持,广东工业大学鲁仁全教授作“变结构无人自主系统关键技术”报告。鲁仁全教授介绍了变结构无人自主系统的定义、结构、面临的挑战,列举了其团队的代表性成果,包括:变结构姿态控制、急启急停减振控制、异构无人自主系统协同控制等,并描绘了未来的产业化愿景。

1666927902841460.png

国防科技大学徐昕教授作“机器人智能感知与优化控制的小样本机器学习”报告,从小样本学习的需求出发,介绍了机器人智能感知的小样本学习技术、小样本强化学习的特征表示与知识迁移方法,以及强化学习在智能车优化决策与控制中的应用。总结并展望了小样本机器学习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更多可能的应用场景。

1666927902852275.png

10日上午九点,在张友民教授的主持下,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韩清龙教授作“Recent Advances in Coordinated Control of Multiple Autonomous Surface Vehicles”主题报告。韩清龙教授首先分析了多无人艇在探索、利用丰富海洋资源和军事应用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列举多无人艇运动控制领域的一系列挑战性问题和场景,并分享了多无人艇协同控制的框架和方法,最后总结展望了多无人艇在未来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

1666927902586122.png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施阳教授作“Advanc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 Framework for Autonomous Intelligent Systems”报告。施阳教授首先介绍了智能无人系统(Autonomous Intelligent Systems, AIS)的共同特点、应用及挑战,引出MPC针对这些挑战的有效性,并且给出了一系列用于AISMPC框架,最后介绍了MPC算法在各种自主智能系统中的应用,并且对MPC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1666929489575606.png

下半场报告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余翔教授主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王大轶研究员作“基于能力量化评价的航天器自主运行技术”报告。王大轶研究员从自主运行技术现状需求出发,分享了团队在航天器自主导航和自主诊断重构两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及其在具体航天器型号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为与会专家呈现了精彩的工程问题驱动下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推进工作。

1666928157969499.png

东南大学陈熙源教授作“拒止环境下的高精度导航技术及研究进展”报告。针对卫星信号拒止环境下的高精度导航这一导航领域痛点问题,陈熙源教授首先回顾了松组合、紧组合、超紧组合和深耦合导航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载体弹性 PNT 融合导航方法、融合架构和重构框架等进行分析,并以团队研究成果“双功能深海潜水器”为例进行应用演示验证。

1666928157524134.png

为期两天的大会议程在10日下午如期完毕,张友民教授作为大会闭幕式的主持人对各报告人的参会与精彩汇报表示感谢,同时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及会务工作者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与辛苦付出。余翔教授宣布了大会最佳论文提名奖和最佳论文奖,并向论文作者表示热烈祝贺。最后,姜斌教授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热忱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明年相聚南京,继续支持将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的2023第六届国际自主系统大会!

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加强了自主系统、自动化、人工智能、机器热等领域国内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理论研究与工程研究的密切结合与发展,为自主系统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与促进意义,期待南京再会!

 

?ICAIS&ISAS 2024 版权所有